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当朱一旦、史里芬、演员馨子和李铖聊“出圈儿”,会发生什么?

新榜
朱一旦史里芬馨子

2020新榜大会现场,知名演员Vlog博主馨子、短视频出品人朱一旦、知名视频博主史里芬以及BeSTAR星大星CEO李铖同台,聊了聊出圈儿那点事。    关于如何打破原有次元壁,他们各有心得。  



圆桌论坛主持:  新榜副总裁-俞添  
圆桌论坛嘉宾:  知名演员Vlog博主馨子、短视频出品人朱一旦、知名视频博主史里芬、BeSTAR星大星CEO李铖

以下内容整理自现场:


网红与明星的“出圈”意味着什么?

主持人俞添:  我先问各位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你想当明星吗?

朱一旦:  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像我这样一没颜值,二没才华,三也没有钱, 三无产品想做明星那是痴人说梦。  我有一个小目标,我想做明星的老板,所以台下各位如果有想做明星的,可以跳槽到我们公司,我们有这个实力,欢迎你们。

 
史里芬:  朱总说他没想过,我是真想过——我想好了我不想做明星  我最开始拍视频的时候,觉得做明星是用自己去演别人写的别人的生活, 而我还是想自己创作内容。
 
主持人俞添:  好的,我们话筒交到馨子老师这里,您是一位明星,您想当网红吗?
   
馨子:  应该说我正在努力的做网红吧,因为我正在网络上面做自己的内容,我想当的是更专业,更好的做内容的网红,这是我的目标。  谢谢!
   
主持人俞添:  李总,您这家星大星机构,包括您自己,您是怎么看待明星、网红两者之间的关系的?
   
李铖: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明星在网红化,网红在明星化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内容和破界,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明星跟网红本身的发展路径是不一样的,比如馨子老师,她原本由影视作品为大家所认识,今天来到自媒体上做内容。      反过来,像旦总和史里芬第一次被我们认识就是在互联网上,他们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这是第一点的差别。    

   
     第二点,明星跟网红的受众群体有很大的差别。      喜欢旦总的枯燥生活的受众有一个标签,喜欢史里芬这样一本正经快速怼人的也有一个受众标签。      明星      受众标签更多样性一些            可能喜欢馨子            因为她            《红苹果乐园》里面塑造的      积极阳光的形象,也可能是因为《百万新娘》里面塑造的负面形象而喜欢上她,所以她的受众群体更多样化一些。    
 

 
那么基于这两点差别,我们在做流量价值判断的时候,就会导致,像旦总和史里芬他们这样受众非常标签化的自媒体,更能帮助品牌精准地对接到用户  

 
反过来说,明星受众的多样性,更有助于品牌实现出圈儿的诉求。这让    我们做内容营销的时候,能够给品牌带来不同价值诉求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俞添:    馨子作为        个明星艺人,拍短视频意味着你        把自己的        活曝露在大众面前,    您是    怎么    看待    的呢?  
     
馨子:    我所有的视频都是自己做的,自己拍、自己剪、自己想内容,所以您刚才说的把生活曝光在大家面前,这个曝光的程度是我自己可以掌握的。    当然,我会希望展示更多真实,做视频的初衷就是想记录生活中真实的自己。开始做的时候是两年前,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有没有人看,留给自己看就很好,它会让我的生活更有乐趣。    现在有人看了之后,如果我再演坏人,至少别人看了我的视频说,她生活中挺好的,是不是她的演技会不错,我觉得对我来讲是一个互补吧。  

 
 

 
 
   
 
网红人设    是怎样炼成的?    
 

 
主持人俞添:    接下来,史里芬和朱一旦,你们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人设的?    怎么样看待自己的人设?  
     
史里    芬:    在设定这个人设的时候,首先想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视频肯定得要火,不火是不行的。    其次,很多人说人设不能有,人设有了早晚会塌的,这个我不太认同。传播是要划分出一个自己认同的共同体,你认同他的生活方式也好,说话方式也好,品位也好,这个认同    必须要有足够的差异化策略足够的区别特征,不能以正常的方式让正常人在正常的地方做正常的事。    如果这几个正常你都满足的话,这个视频肯定是火不了的。  

 
 
   
 
现在馨子老师拍Vlog,大家爱看,为什么?    馨子老师是明星,馨子老师愿意去分享一些她与镜头中不一样的生活,这个差异化就出来了。    怎样才能树立这种人设?    我觉得就是要让不正常的人用不正常的方式在不正常的地方做不正常的事    旦总其实就是这样的例子,一个老板找了个人,让他趴在中式的大床上给他扇扇子,这变成了一个埂,变成了只有朱一旦才干的事。  
     
朱一旦:    我们的风格,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我导演来回答,不应该我来回答,其实我就是个演员。  

 
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我跟我的合伙人在办公室里喝茶,    我的导演拿了一个本子过来,非常卑微,他说朱总拍个东西,我说拍啥拍,我的合伙人也说拍什么玩意,自己该拍啥自己拍去,找我俩拍什么?    但是他又求我,说就拍一个小时,特别快,并且不用说话。  

 
我说这个东西我得配合他一下,就跟他拍了,    就是我们的第一期《开除十佳员工,但是拍了之后我没发,觉得这个东西有损我形象。  

 
第二天他又来找我,说朱总咱再拍一条,我说怎么还拍呢?    他说这次更短,半个小时就完,还是不用说话。    OK,我又配合他,又拍了一下。  

 
 
过了半个月    ,我才决定去分发,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看3万粉丝了,突然间觉得自己火了,可了不得。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一个做内容的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坚持,如果没有导演的坚持,我们不会有今天    所以我要感谢我的导演。    台下的老板们想一想,你们有多少次毙掉了成为牛逼IP的机会?    下面的导演,真实做内容的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坚持。  

 
关于我的人设,其实很简单,就这样。    一个幽默搞笑博主还是得有自己的担当,平常我几乎不说话。      
 

 
 
李铖:    问一下旦总,你经常在短视频里出演霸道旦总的形象,你会不会演着演着,自己就成真的了?  
     
朱一旦:    我平时是非常好接触的,特别好说话,我对自己的评价就是中国好老板。  

 
馨子:我要问史里芬老师,因为我是他的粉丝,作为视频博主,你从来没有改变过你的风格,有没有犹豫过或者是质疑过自己,是不是该变,要不要变?  

 
史里芬:    我没有质疑过自己,我倒不是因为自信,而是因为我自知。    这种密集的言语风格的吐槽,是我最擅长的事,我刚才一直讲差异化策略,每个人都是差异化竞争的,这是人的生存策略,所以我要在短视频领域立足的话,我只能找我擅长的事儿,不能去找最火的事。  

 
最早的魔幻之旅还在做,新的魔幻百宝箱,可能还有一个新的魔幻人物志,整体风格,语言模式还都是不变的,基本上是一个同类迁移。    中间内核不能变,    变了,就丧失了我做内容的出发点。  

 
 
   
 
网红、明星与机构    
 

 
   朱一旦:李总,    您怎么看待网红这个词?  
 
     
李铖:    其实网红这个词分两部分。首先,你得在网上。我们公司主要是做明星艺人业务的,明星到了互联网上,也需要专业机构的顾问、策划和设计,来重塑新媒体形象。同时,新媒体具有非常高的商业价值,要让喜欢你关注你的那一部分群体找到你,你就会创造出流量,这个流量有了价值,就算是“红”了。      

 
 
主持人俞添:    李总,作为内容营销、明星经纪公司,您在其中是承担一个怎样角色?    以及怎样帮助到不同角色的呢?  
      

 
李铖:    我们的定位是一个明星流量的商业化平台,所以服务的是两端:一方面,我们帮明星在新媒体上更好的呈现自己,优化、扩展受众群体;另一方面,基于明星流量和媒介功能,去给品牌提供更好的品牌营销方案。我们以明星的思维去服务品牌,让品牌变成明星,拥有自己的粉丝;反过来,我们也以做品牌的思维去服务明星,帮助明星在自媒体上成为更好的品牌。  

回到整个论坛的主题上,科技赋能,我们在做内容和方案的时候,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数据,依赖于用户的互动和反馈,来结合我们的创意。所以这份工作是一个科技+灵感的东西,非常符合我们今天大会的主题。


明星流量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明星跟网红的区别。也正是因为这样,明星内容的流量,更容易帮助品牌去破界。明星在网上呈现的人格特质和形象越丰富、越完整,越方便帮品牌找到破界营销的点。所以,这是我们在整个工作中的核心角色,去构造一个双边市场。
     
 

 
ps. 更多新榜大会精彩内容还将陆续发布,敬请期待。    「新榜」后台回复关键词“2020”,获取内容产业报告;    「新榜有货」后台回复“2020新榜大会”,获取嘉宾演讲PPT。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