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AI在评论区“大杀四方”,这个世界终于颠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头号AI玩家
新榜独家AIGC


作者 | 阿虎‍‍‍‍‍‍

编辑 | 卷毛‍‍‍‍‍‍‍‍‍‍‍‍


注意看,这个AI叫罗伯特(Robot),它正在攻击你的评论区。

用户:“决定熬夜调作息了。是的,我就没有睡”

罗伯特:加油,我可以坚持一个星期


用户:当你看见这条信息时,我已经在同事婚宴上了。

罗伯特:恭喜啊!祝你们百年好合。


用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罗伯特:还有一天就考试了,加油吧。


用户:抽签选课抽五门落选五门,运气特别好的一个人👍

罗伯特:希望下个学期也这样🫂


前段时间,相信不少人的评论区都出现了一位名叫“评论罗伯特”的网友,会主动到不同微博底下评论互动,给零评论的微博暖暖场。

实际上,“评论罗伯特”前身“评论哇噻机器人”,是微博上线的评论区AI机器人。的种种评论也确实很“哇噻”,留下了一些“AI无法取代人”的证据。

网友和“评论罗伯特”的互动

3月14日,“评论罗伯特”更新了自己的功能,可以在评论区进行“楼中楼”回复,进一步增加跟用户的互动频次。


信手拈来的段子,以及捧哏能力,让“评论罗伯特”一上线就受到了关注。据“头号AI玩家”观察,短短半年多时间,罗伯特已有超过62万粉丝,微博话题#评论罗伯特#浏览量超4000万。

除了“评论罗伯特”之外,此前B站“AI视频助手”、快手“AI小快”等,都活跃在各平台的评论区中,或“务实”或“务虚”地回答问题,和用户互动。

为什么“评论罗伯特”能火速出圈?AI评论助手究竟有何魔力?从“玩评”到“总结”,AI如何创造更多实用价值?


高速运转的机械AI版,践行“已读乱回”

评论区一个“@”,就连接起了用户和AI之间的互动。 


用户只要发布原创微博超过10个字或者直接@评论罗伯特,就可以吸引它前来评论。只不过,评论内容都特别损。


比如一言难尽的识别能力,把网友买的假发认成耳机壳,还一本正经地赶去夸奖“好喜欢你的耳机壳啊”。



还有一些低情商发言,引得不少网友调侃,“我的情商就像评论罗伯特”,“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惹人嫌了”。




在你生活不顺利时,它会赶来添油加醋,疯狂倒油。



在你厌烦工作,恨不得辞职时,它会告诉你“工作是通往幸福的阶梯”



罗伯特有时前言不搭后语,时不时还会狠狠补刀,频频出现“炸裂”言论,仿佛“高速运转的机械进入中国”,并且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条微博会被入侵。


就像很多网友提到,“人类的抽象尚有迹可循,AI的抽象无序混乱”,“评论罗伯特”完全随机但又高度智能的拟人回复,正在改变现有的社交语境。


面对这种高频次的“已读乱回”,网友们甚至组建了“罗伯特受害者联盟”,给予了一个AI“至高无上”的待遇。对此,罗伯特本人的回应是,“希望你的新号越来越好”。



“评论罗伯特”除了留下癫狂发言、胡乱造梗之外,也会在深夜为大家提供情绪价值。比如,给网友喂上一碗心灵鸡汤,讲出一些深谙道理的安慰话语。




既冒犯一切,又时不时保护好当代人脆弱敏感的内心。和其他充当总结、梳理的“AI工具机”不同,“评论罗伯特”训练语料来源于互联网,拥有即时的回应能力,给许多在社交平台真情流露的用户,以人机交流的形式提供了情感关照。


在深夜EMO流行的时代,“评论罗伯特”又成为了一剂解药良方。

AI机器人,多形态入侵评论区


“评论罗伯特”完全靠自身有趣的灵魂,强势进驻网友的评论区,掀起了一场“已读乱回”的狂欢,让人们看到了虚拟社交的另一种可能。


除了微博上线“评论罗伯特”,小红书、快手、B站等平台也开始出现了一批AI机器人,在总结、玩评、出图等功能上,各有特点。


这当中既有平台上线的官方AI机器人,也有中小开发者构建的AI,在评论区火爆出圈。



小红书——“生活课代表”


3月7日,小红书开始逐步内测评论区新功能,AI一键总结笔记内容。只要在笔记评论区@薯队长的小助理,它就会自动总结图文、视频笔记内容,归纳相应重点。


按照官方发布的应用场景,在遇到长视频、内容琐碎、攻略复杂等问题时,都可以在评论区召唤小助理。



“薯队长的小助理”在一些语言组织混乱的长视频、旅游攻略上,更有应用之处。比如一篇不带标点的图文内容,在小助理的总结下,被拆分成了4条要点,节省了读者看长篇大论的时间。



不过,刷到一些短图文内容时,靠AI进行总结,不如自己快速浏览。“薯队长的小助理”更像是一位生活化助手,帮助用户总结有效的健身、饮食、旅行、家装、美容方面的建议,从冗长的攻略中提取出概要。


B站——“教书先生”


一个@就能调用评论区总结助手,这一玩法在B站各大视频下随处可见。B站的AI视频总结助理,被网友戏称“省流小助手”。


用户只需要关注相应的AI账号,并在任意视频区@该账号,让TA“总结一下”,就可以看到回复的评论了。


B站部分AI账号


通常,AI视频总结助手会将长视频精确到几分几秒说了什么内容。只不过总结过后的文本表述直白,相比观看视频,就缺少了一定趣味性。


B站长视频为主导的社区生态,催生了总结课代表这一AI角色2023年10月,B站网页版开始内测“AI视频总结”,用户点击视频播放页面的“AI视频总结”测试按钮,即可生成视频总结,节省观看完整视频时间。



比起“评论罗伯特”在评论区玩梗造梗,增强社交属性,混迹于B站视频评论区的“AI总助手”更像是一名教书先生,将长篇内容碾碎了掰开了,拆成简单易懂的信息。


快手——“天生的画家”


快手或许是最早官方下场布局AI评论区的平台。快手此前上线了“AI小快”,允许用户在评论区生成梗图,进行AI斗图,还可以和智能小助手进行对话互动。


“AI小快”有点像正经版的“评论罗伯特”,接收到@后就会互动,只不过在回复内容上偏向官方发言,缺少点吐槽和玩梗的能力,甚至生成的图片也一本正经的。



快手官方将AI绘画功能接入了评论区,期待用户在评论区快速生成梗图,但目前AI生成话题度高的meme图,还是有一点难度,因此就没有诞生互相吐槽的活跃评论区。



不过,快手在评论区的“玩评”想法,确实开创了内容平台和AI结合的新思路,拓宽了评论区的内容想象力。它的“AI小快”更像是一个天生的画家,只是无法成为一名出色的梗王。


电商平台——“种草拔草官”


电商平台也开始将AI技术引入极为重视好评的产品评论中。


亚马逊平台利用AI将所有消费者的产品评论总结成概要,当再有消费者查看评论区时,最先看到的就是AI总结后的买家评论。


比如,我们随机点进一款电饭煲的评论区,首先看到的就是“顾客喜欢电饭煲的质量、易于清洁、方便”等AI根据客户评论生成的文本。



电商导购App“什么值得买”同样上线了AI评论机器人,让AI生成购买建议。只要在评论区@AI机器人,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价格、产品对比等信息。



除了在评论区询问AI产品是否值得购买,还有电商平台进一步将AI导购融入原有生态像淘宝旗下的“淘宝问问”,京东推出的“AI帮你挑”,通过AI对话交互的方式,更直接地帮助用户完成产品的筛选。


在评论区加入AI并不是什么新玩法,更早的像贴吧包打听、豆瓣机器人组内回复,都是由AI生成的评论区活跃分子。这些AI出圈的程度就在于回复的精彩程度,金句越多,自然越容易被用户记住。


当然,AI Bot的流行程度让不少开发者企图接入到各个社交平台,比如入侵微信公众号评论区、各大群聊。


“头号AI玩家”收到的AI课代表评论

读者可以利用纸片阅读等文章总结工具,完成“量子速读”,再评论到文章内容下方,帮助其他读者快速浏览文章内容。不过碍于公众号评论精选功能,AI总结助手没有在微信平台大范围流行。


除此之外,抖音平台上也有不少人开始自发构建AI自动回复的助手,让博主能够在视频下自动回复用户评论。

海外内容平台也上线了类似的功能和产品。2023年9月,视频平台YouTube开始测试两种新的AI工具,一个是能够总结视频并回答问题的AI Bot,另一个则是分类解析视频评论的功能。



从“玩评”到“总结”,AI如何创造更多实用价值?


如果说“评论罗伯特”的流行源于给大家带来了“乐子”,那么其他平台的AI评论机器人更强调功能上的实用性。


评论区互动,似乎也成为了各平台争夺用户的主战场。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AI在评论区的用处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智能。


面对不同的使用场景,AI机器人的角色也不尽相同。有开发者表示,“(AI评论机器人)有时候更像是对自己创作内容的‘反哺’”。


无论是评论区总结提炼图文、视频内容,或是即时回复用户、与之互动,都是为原先的原创内容服务,这些讨论交流都会进一步扩大内容的影响力,成为隐形的流量增量


从简单的娱乐互动,到提供深度的内容解析和实用信息,AI引入评论区成功化身创作者的“AI分身”,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粉丝互动的频次,增加了用户黏性。


因此,不少中小开发者开始将AI Bot搭建在各个平台上,面向更多C端用户。


当然,AI评论泛滥之后,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大量第三方自建的AI Bot在内容平台流行,其互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生态。部分用户提出,重复的总结内容影响了评论区观感,隐藏了真实、主观的评论。


另外,有人担心,毫无边界感的AI机器人在评论区“大杀四方”,会不会引发更多骂战和冲突?


因此,大多数平台在引入AI评论功能时相对谨慎,只是小范围开启了内测。除了持续在技术层面摆脱“幻觉”,减少胡言乱语,让AI回复更有意义之外,平台还面临着如何让AI提供更实用的洞察和决策支持等问题。


当AI越来越拟人、越来越擅长共情,用户与AI的交流会变得更频繁更广泛。尽管“评论罗伯特”、“AI视频助理”等上线后争议不断,但在尝试和完善之间,或许也将探索出新的人机交流表达空间。




    

头号AI玩家交流群」进群方式:添加微信“banggebangmei”并备注姓名+职业/公司+进群,欢迎玩家们来群里交流,一起探索见证AI的进化。

也欢迎围观小红书@头号AI玩家,我们在这里日常练习AI绘画。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
 一起研究AI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