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预约“新榜和ta的朋友”系列直播
张口闭口几个小目标,
“海参哥们”是如何走红的?
参哥:“这项目能做多大?” 嘉宾:“我们一上来就是千亿美金。”
参哥:“现在什么规模?” 嘉宾:“最高30多个亿。”
参哥 :“现在一年做多少?” 嘉宾:“不到20个亿。”
“运动器材中的‘劳斯莱斯’年GMV8个亿,他会如何做到全球NO.1?”
“从仓库打包员到自营十多个品牌的创始人,年营收9位数,她是如何做到的?”
“开锁行业,年营收竟高达8位数,他能赚钱的核心是什么?”
从付费课到私董会,
到底是真本事还是割韭菜?
图源:上游新闻,璩静所上课程内容简介
参哥曾在2023~2024年公司年会上表示,公司已经从0做到规模超过10个亿,“2003年创业到现在为止,我现在一年挣之前60年的钱”。
他还透露完全不缺用户,甚至拒绝了金额8000万的订单,表示公司“像捡钱”,有20个员工年入百万,3个员工年入千万。
参哥曾多次提到参与孵化的IP案例,比如木婉清集团创始人、抖音粉丝超百万的女性IP“毛毛姐”,T97咖啡创始人李潇和豪车毒创始人老纪等。
这些成功的案例不仅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老板,也让以璩静为代表的大厂高管们上头。
一直以来,关于这类知识付费是否是“割韭菜”的争议不断。
以中小企业老板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付费是对“导师”本人的尊重和支持,他们不仅提升了认知,还通过私董会等服务链接到了资源,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反对者则表示,这些内容是简单粗暴的成功学,导师们全凭一张嘴“忽悠”,其真正的商业能力无从考证,更吊诡的是,动辄几十万的陪跑项目既不承诺交付结果,也没有量化的指标。
一位买过多个短视频陪跑课程的从业者透露,多数课程以“案例拆解+心灵鸡汤+贩卖焦虑”为主,有的内容听了醍醐灌顶,但细品又经不起推敲,像是在大海里寻找干货,至于课程帮助有多大,结果因人而异。
参哥曾在年会预测2024年业绩比2023年还要翻倍,只不过,平台加强的治理为他泼了一盆冷水。
一位知识付费博主透露,抖音已经对知识付费赛道进行过多轮违规扣分治理,主要包括不当承诺、永久回看、引导加第三方社群等行为,“这几轮治理动作的本质是博主回归知识付费的本质,而不是用创始人、CEO的噱头鼓吹引流,市场回归良性竞争”。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IP也不是上完课7天速成的。
头部财经博主沈帅波近期在公众号发文称,做IP的意义是降低交易成本,扩大精准客户,降低信任成本,提高转化效率,靠”咋呼“短期仿佛都可以实现部分目标,但不是长久之计;而个人IP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他是商誉的外显和溢出。
从雷军和周鸿祎等大佬争相做网红开始,预示着IP打造已经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赛道。只不过,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翻车的原因各有不同。大专网红教大厂高管做事,似乎戳破了”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的窗户纸。
在知识付费时代结束野蛮生长后,IP打造的生意或许会回归理性,毕竟慢慢来、比较快。
作者 | Bamboo
编辑 | 松 露
关于新榜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企业服务系列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中国平安、比亚迪、京东、通威、贝壳、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迪士尼等头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数字广告领军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浏览器搜索新榜官网,获取更多新媒体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