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一个洞见,胜过1000个创意。”

康熙师爷
洞察力内容营销

“一个洞见,胜过1000个创意。”这句话出自书籍《洞见远胜创意》。


本文2000字。




关于洞见,有个案例非常有名。


“客户不是要买电钻,而是要买墙上的那个洞。”


这句话太经典了,只要提到用户需求,估计大家都会想起这个案例。



但是,这种案例又好像难以复制。


因为这背后需要有不错的洞察力,而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如何才能拥有洞察力呢?


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做到的,天赋、经验、格局,或者是刻意练习?


但我自己有一个方法,自认为还不错,说给你听听。


这个方法,我称之为:


黑箱法。




01  你的输出是什么?            
         



不知你认不认同下面这句话:


“大多数行为,都是属于输入,其目的是为了输出。”


如何理解这句话?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


●  输入:松土、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打害虫、采摘果实、销售果实。

●  输出:一笔收入。(用户最终获得了什么)


如果你理解了输入与输出,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起来看下黑箱法是什么。


黑箱法:将所有的输入行为都关进黑箱中,不去管它,只要找到输出即可。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自己没有洞察力,其实是因为容易被输入所迷惑,只注意到了电钻的性能、外观、便携性等等。


一旦当我们专注于寻找输出结果的时候,洞察力就自然形成了。


一起来试一下:


关于沙拉,你认为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呢?


●  输入:不管它。

●  输出:身体变得更健康了一点。


于是,你的包装、文案、活动策划等等,都围绕这个需求来设计。


这样子是不是觉得简单多了?


但是,你认同这个输出结论吗?


会不会觉得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那就太好了,因为你发现了另一个重点:输出结果并不是唯一的。




02  适合你的用户需求才是最好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句话用在商业洞察上,也非常适合。


关于沙拉,你认为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  A输出:身体变得更健康了一点。

●  B输出:获得了一次与中餐不一样的体验。

●  C输出:让同事发现我是健康食物爱好者了。

●  D输出:减肥之路又前进了一小步。

     ……


每个人眼中的输出结果是不同的。


那么,有对错之分吗?


当然没有。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讲利弊。”



可能有50%的用户吃沙拉是为了A,仅有5%的用户是为了B。


所以选A能够利益最大化吗?


并不是。


要根据自身资源、竞争局面等因素,做出取舍和判断,说不定B才能让你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更牛逼的洞察力,并不是透过电钻看到了洞,而是看到了多种不同的输出结果,并分析出最适合自己的。


说不定,电钻用户的真实需求并不是一个洞,而是把相片挂上墙,于是你推出了自带胶水的相框。


如果以后有人跟你说:


“用户不是要买车,而是要买地位。”


你就可以拿上面这段话去反驳他:


“too young too simple.”




03  百事可乐是如何逆袭的?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真实案例,研究别人是怎么运用的。


关于可乐,你认为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答案可能有这些:


不错的口感(味道)、与好友一致的品位(品牌)、随处可得的便捷(渠道)……


百事可乐内部想到的答案肯定比我们多很多,但是没关系,重点是他们经过筛选之后发现,只有在味道上,有一点机会能赢可口可乐。


对了,忘了说,那个时候百事可乐还是小弟。甚至是千年老二的代名词,始终无法与可口可乐抗衡。


在有些地区,百事可乐的销量甚至只有可口可乐的1/8。



百事可乐该如何利用味道,来扭转用户的选择呢?


一位名叫鲍勃●斯坦福的广告人想到了一招:味道盲测


在公众场合,邀请路人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品尝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选出自己喜欢的味道。


然后将整个过程都拍摄下来,作为广告播放了出去。


而且为了更真实,他们还故意让镜头显得原始粗糙。


盲测结果是:哪怕是喝了一辈子可口可乐的消费者,也更喜欢百事可乐的味道。


广告播出之后,立刻引起所有人的轰动,百事的销量开始大幅飙升。


这场挑战,不仅仅拍摄了一段视频,而是在各个地方都不断发起盲测活动,掀起全国热潮。


这就是著名的“百事挑战”。


甚至后来有一本书,就叫做了《百事挑战》。



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更广为人知的事情。


可口可乐犯了史上最大的一个错误:


●  更改配方,推出“新可乐”。


这件事情的背后,就是因为“百事挑战”的火爆,让可口可乐必须做出反击。


而且百事的试验也证明了,消费者其实更喜欢喝口感偏甜的可乐。于是可口可乐做出了看似顺理成章的决定,设计出口感偏甜的新可乐。


然后模仿“百事挑战”,也将这款新可乐拿到市场盲测,结果表明消费者确实更喜欢这种新配方。


因此,他们满怀信心地将新可乐正式对外推出。


结果你知道的,这成了可口可乐最大的失败经历。


消费者之所以喜爱可口可乐,是因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品牌。


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


●  第一,洞察用户的需求很重要。

●  第二,洞察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选择出对自己有利的那个,也很重要。




 04  最后

         



天赋是少数人的,套路是所有人的。——康熙师爷


总结下今天的文章:


如何快速拥有洞察力?


可以试试“黑箱法”这个套路。


将所有的输入行为都关进黑箱中,不去管它,只要找到输出即可。


用户最终获得了什么,这就是输出结果。


一旦当我们专注于寻找输出的时候,洞察力就自然形成了。


不过,输出结果并不是唯一的。


更牛逼的洞察力,是能够看到多种不同的输出结果,并分析出最适合自己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新榜立场

[本文系鸟哥笔记(ID:niaoge8)授权新榜发表。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并注明出处及本页链接。]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