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导是图文时代的头部科普自媒体,也是全网粉丝超千万的科普视频创作者,曾拿下B站百大UP主称号,同时他也是新榜大会的老朋友。
内容创作这8年,毕导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曾为了全身心投入内容创作从清华休学,去年终于重返校园顺利博士毕业;他有过从图文转型视频的迷茫与失落,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尝试摸索中逐渐找准自己的方向和位置。这一次新榜大会,毕导分享了他这8年科普自媒体生涯的思考与感悟。
以下内容整理自毕导在「内容好生意」2024新榜大会的现场演讲,内容经本人确认。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做自媒体这8年以来遇到的一些蠢事,以及给我带来的欢乐和启示。
在准备今天这个PPT之前,我回顾了一下历届参加的新榜大会,非常感慨。第一张是2018年的新榜大会,台上做分享的人是咪蒙,在2018年是行业顶流中的顶流,她是当时新榜大会整个舞台上的焦点。
第二张图片是2019年的新榜大会,台上的人分别是大禹的老总和papitube的霍主任,他们讨论的标题是“短视频从创意到生意”。2019年初还在讨论短视频怎么样才能成为生意、怎么样才能做广告。
第三张是2020年的新榜大会,标题叫作短视频供需两旺,都能跟图文分庭抗礼了。直到今天,已经被短视频压迫得毫无生存余地的图文创作者,看到这句话会不由得怀念起那个图文的黄金时代。
第四张是2021年的新榜大会,这个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那一年新榜给我颁了一个奖,我嘚瑟一下。
我自己很喜欢参加新榜大会,每次把新榜大会的历年议题像历史画卷一样展开的时候,会给你一种深刻的感觉,是非成败转头空,新榜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也是努力在几度夕阳红当中,寻找自己的生存之路。
我2016年左右开始内容创作,这一年对于新媒体行业是非常重要的节点。2016年是抖音成立的一年;2016年上半年,papi酱的视频风靡大江南北。
2016年8月,我后知后觉开通了公众号,11月写了一篇关于为什么在冬天冷的时候应该把秋衣穿在风衣外面的推送,最后阅读量300多万。当时发布这篇推送之前,粉丝量是1000,发布第二天是1万,发布第三天是10万。很幸运11月我就写出了第一个爆款,大家也记得2016年是内容创作的黄金时代。
2016年12月我就接到了一个商单,直接找过来就说毕导报价吧。我当时被吓坏了,因为那时候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在读博士生,以前没有接触过任何商业的东西。如果我们从今天的视角回看2016年,那个时候流量相当值钱,当时公众号一个阅读量价格可以做到1块钱,如果你有10万+的流量完全可以报出10万元一篇的价格。
但当时我对于金钱的概念完全来源于我的博士工资,就是1600块钱一个月。所以面对让我报价的要求,我就抱着最狂妄的想象,想宰这个甲方一笔,说1万块钱,他说成交。我觉得不对,是不是报低了,他说毕导这单合作很愉快。
幸运的是那个时候商单挺多的,很快接到了第二个商单,我努力报了1.2万,对方说成交,我觉得还是不太对。第三单我报了1.5万又成交了。这一切真的不是段子,是当时我发生真实的事情。报了这三单之后,我觉得不能盲目摸索下去了,就找了熟悉的同行了解了这个行业的报价体系。
内容是个很有魅力的行业。后来我一些好朋友同行劝我好好做自媒体,前途无限啊!在他们的忽悠下,2017年我从博士休学,开始全职做了自媒体。
那个时候我内容创作的心态非常简单。这是我从中科院一位老师那里学到的一句拉丁文,我不会念,但中文意思是“事物被爱到什么程度,才会被理解到什么程度”,我发自内心喜欢表达科学当中好玩的事情,本着这个心态,发自内心喜欢内容创作这件事情。
很无奈的是,2017年刚刚休学,2018年新榜就开始“吹一股风”,说在这个时代只会写公众号的话,你就是一个慢慢被时代抛弃的古典创作者。说得我很慌,我才刚刚打算招募团队,大干一番事业,就古典了?说起来也很好玩,当时我招募的团队至今还在我的公司,也非常感谢这么多年不离不弃。
在新榜吹了这股风之后,我们必须做出响应。我开始思考,我自己只会写图文,被迫做短视频,究竟怎么做?创作变难了还是变简单了?
某种意义来讲是变得简单了,短视频是个人拿起手机就可以拍,很多时候传遍全网、感动我们的作品未必是精心制作的,可能只是粗糙的拍摄,但可以打动人心,所以短视频的制作应该更简单了。
但是对于我这样“有风骨的”传统图文创作者来说,事实上变得更难了。一方面是不会,另一方面只会写图文的人,努力在摄像机面前表现自己、试图妙语连珠的时候,你会担心创作包袱,担心粉丝嘲笑你的笨拙,所以这个意义上来讲,创作也的确变得更难了。
我招募的短视频团队,每个人都有短视频制作经验,只有我自己没有制作过任何短视频。我认识到内容行业一大魅力就在于,外行永远无法领导内行。我当时就是那个外行。
我现在的理念是你可以成为一家内容公司的领导,可以成为一个内容团队的带领者,但你必须具有一线写作、创作的能力,必须成为内行,但当时没有办法,我一直是外行,做出来的作品自己也很迷茫。
直到有一期视频改变了我们。当时是携程的商单,我们去西安出差,财务给我预订酒店,说出差比较忙,也没时间去景点玩了,就订了一个兵马俑酒店,二合一了。
在我刚刚推门进去酒店的时候,我看到大门口五个兵马俑在迎接,其中一个还戴着小帽子,试图变得很可爱的样子。
这个兵马俑酒店里面,灯是盏编钟,小台灯是跪姿兵马俑上套着台灯罩,地上没有放垃圾桶,而是放了一把铡刀,不知道什么意思。我的脚对面是四个兵马俑,我的头背后是兵马俑。当我睡不着起来看的时候,床底下是一个个没有手的小兵马俑构成的矩阵。
这个事情让我非常害怕,我说这怎么睡觉?团队说你创作视频的机会来了,赶紧拍一个vlog,反正你平时说自己有镜头恐惧症,害怕大家拍摄时盯着你,现在房间里没有人,兵马俑不会嘲笑你拍摄视频水平高低的,拍吧。
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拍了这期兵马俑酒店的视频。回来给编导看的时候,他们还批评我拍摄水平,说我都给兵马俑裁头了、怎么取的景。虽然对视频素材不太满意,我们还是勉为其难地剪完了这期视频,没想到成为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破圈视频。
内容行业有一个铁律,凡是火过一次的都可以火第二次。如果你问我内容行业有什么方法论,我觉得特别简单,就是我们在创作各种各样的内容,一期火了之后,沿着这一期道路继续往下多做几期。
所以这条西安兵马俑酒店探店视频火了之后,我被迫成为了一个酒店探店视频博主,很奇怪。在那之后上海的深坑酒店、一个戏剧主题的亚朵酒店,甚至泰国和印尼的酒店远程联系我说,毕导你能不能来这儿睡一下?这件事情让我很迷茫,我觉得不对,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引起了我做视频当中的几点反思。
第一,我们表达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因为想表达心中的某些想法在做视频,还是觉得应该做视频、所以做视频呢?如果无法完成对视频目的的建构,我永远带着拧巴的心态面对观众和摄影机。
第二,什么才是真实的表达?真实是我们希望视频当中凸显的一点。
如果回首看兵马俑酒店的创作过程,大家看到我害怕的镜头,背后我可能在兵马俑的注视下害怕了8遍,最后挑出害怕表现力最好的一遍呈现给观众。站在创作者的角度,这究竟是真实还是做作?你说真实,每个镜头的害怕是很真实的。但你说做作吗?这个人一个镜头不满意拍了8遍,好像又有点做作。
第三,视频博主的气质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至今都不是一个机位打开之后,可以自由把摄像机当成观众、侃侃而谈的人。我一直在想,难道只有e人才可以对着机位侃侃而谈说话,我们i人注定永远无法克服这一点吗?这个可以后天培养吗?我没有想明白,只能努力解决。
第四,人和自己的作品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无边的沙漠中,你以为是人牵着骆驼走,其实是骆驼牵着人走。在无边迷茫的内容创作中,不知道自己喜欢创作什么东西,创作一个又一个的作品之后,发现这个创作不喜欢,这个创作出来很喜欢,看十遍都不腻,完成了对自我风格的塑造。你以为是人牵着骆驼,其实是骆驼在牵着人;你以为是你创作作品,但是你的作品在创作自己的风格。
直到2019年8月,我们一直在做vlog视频。我好像没有找到自己舒适表达的感觉,我觉得我们公司是不是快完了。这就是典型的从传统图文自媒体转型视频自媒体失败的古典创作者。
2019年10月,我又开始重新做了科普节目,有点像无奈的视频创作者最后的挣扎,但没想到这期视频之后,突然播放量就上来了。也是这条科普作品表达当中,我终于找到了舒服的感觉,找到了内心想表达的东西。在那之后一年里面大概涨粉几百万,拿下了B站的百大UP主。
大家最熟悉的作品是讲如何利用流体力学在上厕所时压住溅起来水花的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后台私信,有人说“我母亲有点被害妄想症,总觉得上厕所被水花溅到,是有人故意搞鬼,正好看到你关于上厕所溅水花的视频,给我母亲放完以后,她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再因为这个事情心烦了,感谢你用心的科普”。我始终没有想到我们科普最大的作用竟然是这个方面。
我之前在学校读博,中间休学三年,做了很快乐的自媒体小团队,但终究还是要回去读博。
如果说做科普前后生活有什么变化,下图左边是我做搞笑博主跟粉丝的合影,右边是我做科普博主跟粉丝的合影,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女粉不见了!这个问题有点点困扰,但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2020年12月,我的休学时间到了之后,就回到学校继续读博,视频几乎处于停更的状态,把公众号创作完全交给了团队管理。在我退出公司管理的2021年,我们公众号的阅读量和营收都创造了新的高度,这就告诉我们赚钱不可怕,谁不在谁尴尬。
半年前,我博士毕业了,我又开始潜心投入了公司视频创作。在我的英明领导下,2023年公司的收入又开始节节走低。我们试图做了一期抖音短视频栏目,像以前一样顺应时代潮流开始做一些新的尝试。7、8月份做了两个月之后,抖音粉丝成功掉了3000,非常尴尬的事情。
但我经常安慰公司的人说,不是我们变差了,可能是行业的问题。如何知道是你自己变差还是同行变差了?统计一下你今年收到月饼、粽子和日历的数量。我明显感觉今年日历都没有收到几本,给公司员工都不够发了,不知道是因为整个行业的问题,还是大家忘了我已经复工。
想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感慨,每一个内容创作者,本质上最害怕的是什么东西?害怕的无非是有一天,当你的粉丝突然想起来最近没有看到毕导在干什么,看一眼还在跟以前做差不多的东西,于是把手机放下了。
其实每个内容创作者最害怕的东西,可能就是默默被大家遗忘。所以我们经常在思考,究竟有什么东西能穿越内容周期?这是非常难预测的事情。
以前我觉得教育是天然穿越周期的东西,但谁也想不到,最后教育公司要靠直播才能穿越周期。我唯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保持身心健康,坦然表达自我,用你最舒服的状态去表达,只要大家都熬不下去、不更新了,你还在继续更新,那你就能穿越内容的周期。
最后分享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来自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叫做“如果你白天没有发现任何奇怪的东西,那你这一天就不算过得很好”。
我相信在内容创新的路上,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发现自己内容不如意的地方,这个时候希望大家高兴,因为如果你没有发现任何奇怪的东西,你一天不算做得很好。只有当你发现自己的内容怎么全是问题,这个时候你应该是很好的状态。
ps.「内容好生意」2024新榜大会已圆满结束,更多新榜大会场内外精彩内容,将于近期陆续发布,敬请期待!此外,在新榜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新榜大会”,即可获取实时更新的大会资料包。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企业服务系列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中国平安、比亚迪、京东、通威、贝壳、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迪士尼等头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数字广告领军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浏览器搜索新榜官网,获取更多新媒体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