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

插坐学院何川:愚蠢的品牌打扰用户,聪明的品牌唤醒用户

新榜
新榜



我们正处在大众时代过渡到分众时代的阶段,企业不再单纯依靠流量,而是开始挖掘单位用户的价值所在。在新榜social大课现场,插坐学院创始人何川提出,分众时代的品牌营销,关键不在于覆盖,而在于洞穿。他认为追热点的品牌营销,只能获得片刻的欢愉,要想成为伟大的品牌和企业,就要占领用户心智,唤醒用户,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活动现场嘉宾演讲视频



  ● 



从大众时代到分众时代


今天的课我收获很大,我先把前面每位老师讲的内容简单总结一下。


小马宋老师说,一个广告语叫“爱干净,住汉庭”,我很喜欢这句广告语,因为我住酒店的标准很简单;李国威老师讲与合作方一起造热点,讲了海尔和GE的例子,GE是一家我很喜欢的公司,新媒体也很有意思;小鸥讲了微博是基于兴趣的强关注聚合热点;郭老师讲了KOL的作用,不仅仅是红,更关键的是对某一个领域深度理解;仇勇老师讲了喂养媒体,怎么去不断地调动媒体,一点一点释放信息;刚刚黄老师讲地更好,所有爆款文章的作者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讲了唤醒情绪和解构庄严两条,尤其是解构庄严,我都想把他这四个字买过来,在我们课堂上用一下。


其实今年有很多热点,但是能记下来热点特别少,我刚刚在想傅园慧的洪荒之力那么火,如果不是奥运冠军或者进决赛的女运动员,尤其是短程游泳运动员她还能火吗?另外一个想造热点的人叫宁泽涛,我相信很多赞助商都憋足了劲搞这个热点,结果没行,这是强力对比。


还有一个跟心理学相关有意思的事儿,大家一说咪蒙的文章,就说咪蒙傻逼,一说咪蒙这个人就觉得咪蒙牛逼,很多人瞧不上咪蒙的文章,不管怎么样,背后有一个特别长时间打磨的产品,这是最关键的。



 

大家这两年的消费习惯是什么,这两年我的消费习惯是开始喜欢在极少数品牌、商场、网站、APP上花特别多时间和特别多的钱,不喜欢做选择,不喜欢去人很多的地方,不喜欢跟很多人合作,也不喜欢做很多事;我开始喜欢看少数人的内容,逛少数的商场,住少数的酒店,这是我现在的性格。


过渡到我们今天讲的,我们从大众时代变成分众时代,也叫小众时代,这个小众并不是人少,就像很多人喜欢一个民谣歌手叫宋冬野,宋冬野的歌没有那么小众,都很好听,但是听起来是小众歌手。


这里面有两点,第一,很多企业不是通过做广告火起来的,而是通过一小部分黏性很大的用户火起来的。第二,企业不再依靠流量。就像今年有很多热点、直播平台、数据,但是做事情的过程中,产生了多少交易量,多少成交量,产生了多少利润,最终结果是什么,我们不知道。



  ● 


信息海啸时代,流量是巨头生意


前两天写了一个文章叫《这是一个信息海啸的年代》,信息海啸指这个世界越来越平,互联网把整个世界推平之后,任何一件事发生之后都能像海啸一样快速推过去,然后这个时间越来越短。


昨天晚上皮特和朱莉离婚了,一堆人在朋友圈调侃,小编们起来加班,但是这件事儿没有火,可能前段时间对离婚这事儿刺激太多,没有什么意思了。我想说很多人不停地买流量,找流量,其实最终赚钱的是平台,很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这是一组数据,我觉得挺可怕,在目前的年代,这么多机构,有大量数据和用户数,占据了所有入口,这个时候谁来监测他们的真实性、有效性,有没有人做这件事?所以分众时代品牌的营销关键,尤其是中小型成长型企业,不在于流量和覆盖,而在于洞穿,一个品牌能够在某一个小点上有特别深的积累和坚持。你现在应该找一千个人,一个人赚一万块钱,而不是找一千万人,一个人可能连一块钱都赚不到,互联网时代可能就要反过来考虑了。


今天的主题是“追热点,不如造热点”,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追热点的时候,大多数企业在拼命让自己露脸,表达观点。看看最近一年,两个月之内发生的热点事件,小目标、白银杀手、杨改兰、洪荒之力、王宝强、乔任梁,这些事情很快就过去了。


海啸是什么场景,海啸就是高的浪过来,泥沙俱下,过去就是一片狼藉,没有幸存者。为什么热点凉得越来越快,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所以一个浪起来特别容易落下去。原来我们生活在彼此连接不发达,信息不透明的丘陵时代,每个人都在自己小山坳里面活着,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小价格山坳,一些丘陵有自己的势力;现在情况变了,任何一个产品去淘宝、京东上一搜,所有品类都是透明的,并且会越来越透明,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每个人的数据也是透明的。



  ● 


制造热点,持续满足


追热点,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只能获得片刻的欢愉,那造热点是干什么呢?造热点是经过长时期、持续的满足,并为用户提供某一方面的价值,这个时候真正的优质用户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大家看看手机上关注的几百个公众号,每个人坚持一周看两次以上的不会超过5个,频率非常低,那5个公众号就代表了你的性格、人生、生活、目标。


举一个例子,张伟老师的世相没封之前叫“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封了之后变成“我们够呛改变潮水的方向”,然后重新火了之后变回“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了”。世相长时间在某一个领域坚持创作自己的内容,表达自己声音,调性非常一致,所以会不定期产生一波小热点。比如,第一个是2200个约炮者的自述,第二是凌晨四点的北京,包括中秋节为什么不想回家,父子对谈,这几个内容都特别适合大家看看,包括世相公众号的定位。


追热点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只是片刻欢愉;造热点的时候是持续满足,每个用户不断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有两类平台,一类是知乎这样的,一类是凤凰网这样的,还有一类是今日头条这样的,这三类平台完全不一样。


凤凰网追求快,今日头条从很多方面提供特别个性化、智能化阅读体验,知乎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说得特别复杂,把小事说得特别复杂。知乎是在唤醒很多喜欢他的用户,所以喜欢知乎的人是喜欢得不得了,喜欢凤凰网的人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所以愚蠢的品牌是在打扰用户,聪明的品牌是在唤醒用户。



 

大家看一下,这是两个企业追热点时的两篇小文章,第一是完全追热点,他们追“小目标”的热点,“揭密华南营销中心公司的‘小目标’”,没有人会关心这件事;第二个事是乐纯酸奶,他们的文章是“你上一次花30天安静地做一件事是什么时候?”这是一篇很普通的文章,但是每个人读到这,都会想到自己。这就是发现自己,好的品牌在唤醒用户。



  ● 


普通企业吸引用户眼球

好的企业占领用户心智



 

再看一下,第一个是教育机构发的文章,“8种能教育好孩子的洪荒之力”,这个挺吓人的,第二是李宗盛拍的广告,“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算数”这六个字实际上也是让用户更好地发现自己,审视自己。


所以好的品牌和好的企业是靠价值观赢得用户信任,价值观这三个字,是长期以来坚持的东西,非常关键。但是大多数企业坚持不下来,所以好企业很少,都知道这条路,但是大多数企业坚持不下来。比如,Keep的价值观是自律给我自由,让用户发现自己是不是自律;方太,一个专门做抽油烟机的公司,未来战略是在能够看得见的时间内,都不会离开厨房,会一直围绕厨房打造产品线,坚守一个品牌,这都是价值观。


普通企业吸引用户眼球,好的企业占领用户心智,总体来讲,现在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小企业、中小企业,成长型品牌从追求流量开始过渡到深度提供价值,这个时候,开始觉醒的企业没有那么多,精准用户,提供更贵的服务。


最后送大家香奈儿创始人的一句话,“潮流易逝,风格永存”,刚才说我的消费习惯,也是希望自己在仅有的几个喜欢品牌和习惯中去塑造自己的风格,能让别人记住我,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每个企业也应该这样。




(文章内容根据9月21日新榜和微博联合主办的Social大课“引爆热点!与其追不如造”现场演讲整理而成,内容已经嘉宾确认)


- The End -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 新榜热文 |


互推分析 | 头条号大会 | 小程序

老徐获奖 分钟级监测 丁一晨

今日头条 | 咪蒙周年专访 新片场

十点读书 赛雷融资 网红大会 

同道大叔 | 公号商标战 | 罗辑思维

电商报告 | if 卖口红 | 公号改名

 主播小北 | 公号四周年 | 内容变现

三级分销 | 朋友圈广告 | 批量注销

分享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