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见:每周一的固定栏目,为你精选资讯栏目上一周的优秀好文。
千万别信老板的“我们运营没KPI要求”,“运营预算无上限”,其实统统都是在扯淡,老板就是以绩效来衡量你的工作表现。职场很残酷,你总要做出点什么才能让老板信服,不然你迟早要被替换掉。
企业公众号发什么内容好呢?又要吸引人,又得推广产品,根本没法两全嘛。其实,用消费者行为模型(AISAS模型),可以很清晰地梳理出企业的内容逻辑,让企业公众号运营不再迷茫。
丘吉尔曾说,“当真相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 在如此短平快的时代,媒体想推出真相,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每一个案件都不止是一个“社会新闻”,也不能被各个自媒体的主观“脑补”来还原,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在这样一个“脑补真相”的时代,警惕语言的煽动性、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尤为重要。
新媒体内容运营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你要表达什么”和“你的用户刚需的是什么”,二者的优先级是前者高于后者。理娱要做的是娱乐自媒体,作为媒体,那就不能迎合,而是要引领。
会不会出现第二个咪蒙?不会的。但是咪蒙这样的新媒体品牌还会有大批出来,他们有着自己的用户群,有着自己的品牌调性,也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商业玩法。这才是新媒体在一般意义上的机会。
人会因为每天吃同一道菜而产生厌烦,但终究对美食还是有原始欲望的。同理,情感也是人的原始欲望。你可能在某个阶段里对某一类情感产生反感、厌恶、麻木,但情感、爱终究是人的本能。
当自媒体、朋友圈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越来越多的人有发声的需求,自然也有捍卫自己观点的愿望与情绪,一旦有人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持续发声、持续关注的愿望会急剧增加。所以,利用“争议”去吸引粉丝、带动流量,也算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长期来看,付费阅读功能是微博作为一个内容平台的标配,但短时间内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一是因为现阶段很多博主的内容并不适合收费,第二则是这个功能会让一些内容生产者产生经营者心态,让优质内容进一步萎缩。
微博此举,对现有生态并不会造成太大冲击,免费的依然会免费,收费的早就换着平台变着法儿的收了费。
整个互联网新媒体环境改变真的很大。新媒体用户人群改变了,用户消费习惯改变了,平台越来越多,碎片化内容形式越来越广,各项技术也是越来越专业。反正整体看着总是那么高大上,我们身在其中,又好像不在其中。
世界在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在一年的尽头,留下我们共同的纪念和期许。我们想过很多种方式,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结合我们的观察,给大家列出了如下书单。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书卷藏深情。
整理:雷拉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