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微信的年度大戏“2018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
上午的主论坛环节围绕小程序、小游戏、智慧零售以及企业微信四个业务模块展开,重头戏是张小龙一年一度的演讲,今年更是干货满满,跟着榜哥榜妹一起来回顾下这次张小龙分享的亮点吧。
“用完即走”和去中心化
微信就是一个工具,我到现在还是这样认为,我们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所以我们很少去谈平台和生态。
对微信来说,有一个价值点是我们所遵循的,就是尊重用户,尊重个人。也意味着我们不会去看用户的聊天记录,从微信第一个版本的时候,它的系统就是这样设计的。
用完即走的下半句话是,走了以后还会回来。用完即走和走完再来并不矛盾,只有用户用得很愉悦,才会再使用。本质上来说,用完即走说明了这个产品是高效的。
到目前为止,一个新的用户在微信里面,系统不会推荐他去订阅某一个公众号,将来也不会。同样的,对于小程序、小游戏来说,我们也希望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用户自己来做。
微信公众平台的App很快就会发布
公众号进展会比小程序慢一点,我们还是在继续努力改进它。
之前我们做了一个公众号的App,但还没有发布,没有达到预期。公众号的发布是在PC端,这其实是很奇怪的,因为微信是为手机而生的。
应该把电脑的东西直接移植过来,还是我们要针对手机平台单独设计一个更好的公众号的App?在这个点上我们纠结了特别长的时间。
这个App可能很快就会对外发布出来。
赞赏很快就会回来,直接对作者打赏
赞赏很快恢复过来,并且会做很大的改动,目前的赞赏是对公众号的赞赏,但赞赏的本质其实是对作者的赞赏。
在跟苹果这次协调里,反而让我们思考更多的东西,我们觉得要改造我们的作者体系。公众号的体系中缺少作者这个元素,改版后的赞赏将针对作者进行赞赏,将来你在公众号中会看到作者是一个独立的栏目,你可以看到他的介绍、他以前发布的文章,一个作者可以对不同的号进行投稿,所以作者会被我们更加重视地重构一下。
短内容的产出
很多人提出,公众号只能写长文。这是因为公众号不是作为独立的App设计。
我们很早以前就会想到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用户用手机做创作,而不是一定要在电脑上写长文出来。我们也会想有没有别的方式使我们在系统里面产生一些短的内容,这是我们在公众号体系里面下一步会做思考的问题。
订阅号不会做信息流
订阅号只是大家订阅的集合,我们是有想法去改善用户对订阅内容阅读的效率。但有人觉得我们要改变订阅号,要做信息流,这就很奇怪。
其实我们并没有想过把订阅号做一个信息流(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如果大家一定要去看所谓的信息流,大家可以用我们的“看一看”。我们只会改善用户效率,不会改变订阅号本身的形式。
小程序是万事万物的一种表达语言
我们为什么这么好看小程序?小程序代表了一种表达的方式,所有的信息都需要有一种方式被人触达,小程序就是这样一种信息的载体。小程序最终的目的,不是在线上玩一个游戏,获得一个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作为万事万物沟通的语言。
很多人说小程序是不是为电商准备的,我们不会说小程序是为某一个特定领域准备的,我们希望小程序是一个通用的平台。
微信不会给小程序做中心化的导流入口
有人说下拉窗口是一个中心入口,这其实不是入口,而是一个任务栏,一个快捷方式。
小程序不是取代App,而是丰富App的使用场景。
今年的微信和去年的微信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是,里面有“搜一搜”功能。我们希望这个功能打磨的越来越好,有更多的人慢慢用得多起来,搜一搜里面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能够搜到小程序的数据或者搜到小程序提供的服务。
未来,希望更多小程序的触达是通过搜索来实现的。
我们希望通过小游戏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戏开发厂商进来。玩一个小游戏变成一个正经事,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浪费时间的事情。
企业微信与微信消息互通
下一步会让微信和企业微信之间的消息可以互通的,通过这一点能帮助企业员工,给他们更强的能力,使得他不必再用个人微信号去添加一些微信的顾客、微信客户,而是用企业微信就可以做这样一个事情。
下一步是探索线下生活
下一步微信可能会去探索线下,微信刚出来的时候有一个线下功能,叫附近的人,而相比探索人,我们其实是更多希望能够把目光放到附近各式各样的生活设施里面去。
2018年我们希望能做一些新的尝试,我认为探索线下的精彩生活,这是我们下一步想要尝试的一个方向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新榜公众号(ID:newrankcn)。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脱不花采访 | ||
第一批90后 | ||
生日会卖货 |